◆本網頁圖文版權所有,若有轉貼、引述請先取得同意◆   【回首頁】

<<<<<<白色恐怖受難者最新名單展、和平詩畫展、世界和平博物館特展,持續展出中,歡迎參觀。><<<<<<

文明和歷史的傷痕

簡介美國大屠殺紀念館(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文/曹欽榮

1996年6月底第二度拜訪華盛頓D.C. National Mall。在夏季,歡娛熱鬧的Mall區,林立著白色大帳篷,演出各種音樂、民俗活動,展示各州工藝品,廣場上,活力四射;夏季來訪,愉快、優閒自在。利用一週的時間走訪Mall區內的博物館,令人讚嘆、目不暇給,真是一趟豐碩的心靈享宴之旅。

自從參與規劃設計228紀念館,收集閱讀了大屠殺紀念館(以下簡稱H館)資料,一直期待能再拜訪Mall區,親身體驗H館的種種面貌。美國聯邦政府為什麼設立H館?且設於國家首都Mall區?為什麼以猶太人為主在二次大戰遭遇如此浩劫?有什麼方法能使沈悶又令人窒息的慘劇,適當的展示出來,如何吸引觀眾駐足、感動?……許多心中的疑問,除了閱讀,似乎只能從親臨拜訪H館,隨同參觀者專注、鬱悒、沈思、舒解、傷心落淚的不同表情中,找到深刻的答案。

1993年4月22日柯林頓總統點燃永恆的悼念火焰,H館正式開館,第一年的觀眾即達到200萬人次。在美國首都Mall區的夏日,館內絡繹不絕的訪客,肅穆莊嚴的氛圍,迥異於Mall區的其他博物館──典藏著人類精神、物質文明的豐富寶藏,令人讚賞起敬;而H館表徵人類文明毀壞,令人憂傷。H館成功的展現大屠殺多樣而普偏的面貌──那是人類文明的危機,不僅只是種族的浩劫。許多居住了一千多年的猶太人波蘭小鎮,浩劫後,從此再也沒有任何猶太人的生活足跡了。

H館興建緣起
H館自1978年11月1日,卡特總統任命成立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the Holocaust,由生還者、歷史學者、參、眾議員及公眾人物34人組成,研議適當的紀念方式。1979年9月27日委員會提出:1.設立國家級大屠紀念館。2.設立教育基金會。3.成立公義良心委員會(Committee on Conscience)。1980年10月7日國會全數通過立法,成立獨立的聯邦諮議會(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Council),推動全美紀念日活動,計畫紀念館興建的事宜。

美國設立H館的基本課題之一是旁觀者擔負的罪愆,只有旁觀者介入協助受害者,才能免於人類的浩劫。美國政府和社會面對歷史嚴格的自我批判,藉由H館多面向的展示和活動,提供觀眾自我反省,深思人類道德課題,且關注於現在和未來全球的道德課題。觀眾看展時,發現自己常置身於兩極的思維拔河:具體和抽象的對話、歷史和隱喻的對比、個別和普遍的關注,兩極的張力和對話成為館展和其教育活動的本質。

H館諮議會的宗旨
Council的宗旨以H館為國家機構,負責保存、研究、詮釋大屠殺事件,用以紀念在事件中被謀害的數百萬人,大屠事件定位為1933~1945年間,由德國納粹主導的國家統制、系統性謀害歐洲猶太人的慘劇。600萬猶太人受害之外,尚包括吉普賽人、殘障者、波蘭人、耶和華見證者、蘇聯戰囚及政治異議者等。H館的基本任務在傳播前所未有的事件真相,保存受難者的歷史記憶,鼓勵觀眾深思此一事件道德和精神的迴響,並反省身為民主社會的公民責任,不再置身事外,只做冷漠的旁觀者。

H館是歷史系列的展示館,卻超脫傳統認知的歷史博物館,或許,更正確的說是──史實敘述博物館(a narrative museum),因為它的展示方式透過一串歷史故事的主軸──包括受難者、加害者、旁觀者、拯救者。受難的人想讓全世界都知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迫害,加害者想讓世界不知道,旁觀者想讓世界不知道他們所知道的。歷史真相無可逃避,歷史審判和教訓,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一再上演。

H館良心委員會
公義良心委員會由美國傑出道德領袖組成,接受世界任何地域存在或潛在的滅種報告──並提示總統、國會、全國民眾,警示全國性的良知,影響政策制定,集中注意力於滅種情勢,代表美國、其他國家和聯合國強力支援受難者。面對本世紀最重要的歷史浩劫事件,美國政府及人民以大屠殺事件旁觀者的反省(事件發生當時,美國政府並不承認此事,且拒絕難民入境),匯集成一股歷史反思意識,並融入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

H館成功的特色
H館的幾項特質,促使此一新創立的歷史紀念館,獲得極佳的迴響,其成功的因素非常值得我們借鏡。
第一:它擁有全心盡力、犧牲奉獻的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和熱誠的支持民眾(從捐款者大廳的查詢,可知其支持者遍佈全美各州及國外),其成員包括政要人士、歷史學家、社會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藝術、影片製作專家、電腦專家、建築師、檔案管理專家以及相關的各行專業人員和大屠殺的生還者,大家集思廣益,共同為製作完美的展覽而合作。

第二:它的訴求保持絕對學術性的立場,尊重大屠殺歷史學家的論述,展示真實的史事,絕不容許異議者找到絲毫可辯駁的反證。管理委員會將紀念館定位為道德精神的堡壘,從民族、種族、宗教與偶像崇拜的各層面闡述人性本質,將此慘痛的歷史教訓成功地導向人類未來的人文展望,避免局限於猶太人受難者的立場,並開拓其恢宏的世界觀,展現創建牽涉如此複雜的歷史事件紀念館的管理智慧。對於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議題,館長居中與管理委員會密切磋商,在政治與紀念館的專業之間取得平衡運作的空間,鞏固其道德與學術的立場,確立紀念館社會教育的功能。

第三:成功的建築和展覽設計,建築內外觀的形式和材質、架構,源自事件發生時、地的建築式樣與用材(以波蘭華沙附近集中營意象為主)。整體連貫的永久展覽路線(circulation path),將史實逐年逐件地呈現延展在觀眾之前;靜態展示的文物、地圖和照片,在故事主題串連和動態的電視螢幕配合訴求下,強烈地印入觀眾的腦海中。燈光和音效與展覽場的氣氛凝重,觀眾的心弦被展覽緊緊地扣住,直到展覽結束前,在見證室傾聽生還者的陳述,但見每一位觀眾神情肅然,有人臉上掛著淚珠、暗暗低泣。走出永久展場,一眼望見追思堂內天光直瀉,堂中央盡頭,永恆的燭火溫暖了人心,趨步向前,在高聳的堂內駐足低迴、平緩觀展後震盪的心緒,抬頭望見強而有力的字句「為了死者和生者,我們必得銘記見證」(FO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WE MUST BEAR WITNESS)。邁步離去之際,走廊上一排留言簿,面向見證大廳(Hall of Witness),請您駐足傾吐心聲,抒發感想,給予建言。這麼強烈的史實傳達,激發思考,引人發省,正是展覽最終極的教育目的。


 
    ◆見證廳。樓梯端景連接拱門,通向集中營的意象。

 
    ◆見證廳。樓梯端景連接拱門,通向集中營的意象。


第四:保存歷史的證物和學術研究的資源。紀念館蒐藏的相關文物、文獻檔案、照片、影片、口述歷史資料帶、音樂收藏和傳記資料,是最直接的歷史證物,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依據。館內各項教育推廣活動也需要文物藏品做為參考和支援。這些文物和學術資料經由紀念館展覽設計和研究人員的闡發詮譯,啟發觀眾和讀者的心靈迴響,使得紀念館的經營與當代社會背景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具有啟迪生命的活力,而非僅是展示櫥窗內的文物。

H館的建築──記憶共振器
H館的建築師James Ingo Freed是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聯合事務所的合夥人之一,Freed 1930年出生於德國,孩提時代就與姊姊逃離納粹德國,經法國、瑞典,1939年抵達美國芝加哥。1986年底Conncil邀請Freed擔任H館建築師,Freed生動回憶了一位資深建築家面對歷史與空間課題的難題,他說:「答應承接設計後,我充滿高昂的精神。漸漸的,我洩氣了!我知道我所了解的大屠殺事件何其少。館方善意的提供許多影帶、書、文章給我,我夜夜研讀、觀看;我愈是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這件殘酷的史實,對於自己的無知,心情愈來愈糟,我真的無法開始我的設計工作。我決定走一趟歷史上死難的地域,在奧茲維茲(Auschwitz,二次大戰波蘭最大的集中營之一)的第一個晚上,所有的懊惱離我而去,我開始哭泣,一種憤怒的情緒震撼了我。我知道我必須去做這件事,為了那些已離開人世為我們所懷念的人和生還者,也為了像我這樣對事件所知不多的人。我們都背負著極大的罪責。我們不能只是活了下來,更不能活在無知的生活中。當然,如此的心情無法支持工作,但是它的意義能──它支持我經歷了7年承諾和受委託工作。這樣的過程也從內心裡重組了我的建築工作。銘心的意義仍然留滯在我的工作中,驅使我建造這樣的『記憶共振容器』,耗盡了我體內貯存的建築知識,且讓我經常在工作中追求創新與記憶的平衡融合。」

走進紀念館,觀眾發現身處一處不尋常氣氛的空間──四層樓高的見證大廳,讓人覺得無助、孤單、渺小、神聖。環顧四周,紅磚牆、灰暗的鐵構造、斜錯屋脊的鐵骨天窗,照映在紅磚牆、黑牆、白牆的紛亂光影,有一種置身懾人牢房的感覺,屋脊上的過橋,暗示了回到大屠殺的時空景況。大廳隔離了生活的真實世界,轉換觀眾的心境。由寬漸窄通往二樓的樓梯,象徵火車軌道漸行漸退,連接到二樓的拱門──那是死亡集中營奧茲維茲的入口,死亡火車的終點。你沒去過奧茲維茲,仍然可以經驗歷史上的死亡逆旅,廳內的休息區就像當時等待火車的車站。大廳充滿壓迫、矛盾的氣息,扼緊觀眾的心緒。當你站在大廳,何去何從的迷路感油然而生,前、後、左、右、上、下都可以通往館內的其他空間。不穩定的空間感,像是要驅離觀眾離去,觀眾卻在矛盾的情緒中又被誘引走入展覽場,這樣的空間隱喻像極了電影或詩歌裡隱喻手法,充滿想像的場景。


 
    ◆中央端景即休息坐椅區,有火車站的意象。


論者認為H館最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於建築設計,雖然它的樣式以當代博物館的建築潮流而言,尤其興建於Mall區,必然引起多方爭議,但從觀眾的反應來看,建築空間卻有意無意擔負起自足的紀念精神的傳達,縱使沒有任何展示,建築空間仍然形塑了完整的紀念形式和情感誘發。紀念建築為展覽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時空場域,而展覽更呼應了紀念建築更深沈的歷史內容。親臨H館,觀覽永久展示之前的不安定空間氛圍,觀覽後,面對追思堂的永恆之火,聖殿平和的氣息瀰漫,翻滾的情緒隨天光灑落的光影漫開,點燃祈禱燭光追念親友的不識者,暗黑的壁上,焦冽的文字,標舉著最著名的20個死亡集中營。當你前行,堂內兩壁相交的線光,從Mall區穿越射入,心境逐漸平服舒坦,腦際迴盪著歷史事件悲慘的影像,眼睛從線光的縫隙所見的Mall區,卻是真實生活的節慶歡娛場景。對美國人而言,望見代表美國立國精神的華盛頓紀念塔(Washington Monument)聳立晴空綠地,他們心中想的是什麼呢?歷史紀念館牽引觀眾的心情如此曲折震盪,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H館除了最重要的見證大廳、永久展、追思堂外,空間因應軟體企劃的要求,涵蓋了相當多的功能性空間,我們可從空間內容來了解:
‧ 地下一樓──Meyerhoff會堂,階梯小劇場、教育會議中心、教室、電影院、企畫展示室、懷念牆(Wall of Remembrance,由全美各地兒童手繪的上千片磁磚組合而成,用以懷念大屠殺事件上百萬受難兒童,是開館前館務教育活動的成果)。


 
    ◆地下一樓懷念牆。

 
    ◆地下一樓懷念牆。


‧ 一樓──個人及團體入口(入口均需經感應掃瞄檢查)、旗廳、捐款者廳、永久展梯間、企畫展(Dianey’s Story,提供8~11歲兒童及成人參觀)、四層樓高見證大廳、書店。
‧ 二樓──永久展、四層樓高追思堂、前廳、留言區、電腦學習中心。
‧ 三樓──永久展、受難塔(三層高,掛滿1500張事件前波蘭Ejszyszki小鎮猶太人生活照片。)
‧ 四樓──永久展。
‧ 五樓──圖書館、文物檔案室、生還者註冊室,以橋連接建築的塔部,空間氣氛非常特殊,橋的意象表示猶太區被隔離,玻璃橋的牆上有許許多多的已消逝的猶太人聚集的小鎮名字。
永久展由一樓見證廳搭電梯上四樓開始觀展,主要內容:四樓:NAZI Assault──1933~1939,三樓:Final Solution──1940~1944,二樓:Aftermath──1945~Present。館員共約300多人,館辦公室及簡餐咖啡廳均位於館旁大樓。

展覽基本觀念──史實敘述(Narrative)
H館另一成功的因素是定位為Narrative Historical Museum,展示史實故事的敘述(圖、文為主)更甚於傳統歷史博物館以文物、檔案、物件的收藏、保存、展示為主。傳統歷史博物館以文物的份量、精緻程度、知性和審美要求取勝。而H館卻有強烈的教育使命,以歷史事實內容,連續進展配合展品,讓觀眾的心智投入,情感隨之起伏,具有改變觀眾的心靈與道德取向的展示企圖。

歷史學家除提供必要的學術性史實,主導展覽的骨幹,重要性更甚於傳統展示以文物學家(curator)提供展品知識和美感。展覽路線依序推進,觀眾不能自由觀看選擇,因此心靈上為史實發展所牽動,猶如觀賞戲劇或閱讀小說一般,將感情完全地投入,不但瞭解歷史的真相,且從中尋求意義。感情的投入是教育的開始,史實敘述紀念館以一段段的史事編織成整個宏觀的展覽節奏,匯聚為教育的動力,為觀眾所瞭解和賞識,並能影響改變觀眾的心靈與道德態度,實為歷史博物館最好的展示方法之一。

史實敘述取向的展館最早創立於1978年,以色列特拉維夫的Nahum Goldmann Museum of the Jewish Diaspora,H館承繼了Narrative Museum的觀念,在5年漫長的展示定位設計企畫過程中,Narrative Concept影響了設計群的組成,研究和展品收藏方向,也決定了展示設計與建築設計的交錯關係。

H館將其展覽嚴格界定於大屠殺事件的範疇,避免成為人權博物館或滅種(genocidal)博物館,由於其展示所呈顯的教育意義深遠,更使其成為一座生活化博物館(Living Museum)。

H館展覽計畫群
以史實敘述為永久展的基本設計觀念後,以館長Weinbery為首的展覽計畫群的主要成員有:一、館長──設計觀念的支持者和展覽計畫總監督。二、組長──Martin Smith為著名影片導演,有拍攝歷史事件記錄片經驗,繼任者為Raye Farr。三、設計家──Ralph Appelbaum,有傑出的美學與展示設計成果。四、歷史學家──Michael Berenbaum,為知名大屠殺事件歷史研究專家。此四人領導一大群幕僚從事:一、展覽的文字敘述編輯。二、展覽文物、證物的蒐集與維護、三、展覽照片的研究(提供展覽所需,研究其來源及其引用為文獻的可信度)。四、展覽地圖製作。五、展覽視聽節目、影片的製作。計畫群的成員必須對大屠殺史實作徹底的瞭解,設計家尤其必須是有觀念設計的經驗,將史實主線清晰的展示,並融合美感的觀念。

H館展覽設計過程
一、確定中心概念(Conceptual Design)──決定史事主線的設立及展覽的整體架構。史事主線:1.四樓以年代序展示1933~1939納粹崛起。2.三樓以主題展示Final Solution 1940~1944,是最為沈悶、慘烈的部份。3.二樓以1944以後年代及主題展配合,主題為兒童命運、拯救者、反抗軍。計畫群以希望的光明面結束展覽,因此安排拯救者、反抗軍主題及生還者見證影片,使展覽從悲痛、愁慘走向復原、希望而結束。在設計過程中,涉及各種專業整合,不斷的協調和溝通是必要的,藉此互相了解,並強化展示效果。

二、宏觀設計(Macro Design)──決定:1.主要的展覽路線:順應建築師設計的Circulation Path,安排各段展覽的內容,考量觀眾看展的舒適性,安排茶水、用廁位置,消除瓶頸、擁擠現象。特別注意觀眾心理反應,勿使其過於沈悶、悲痛,甚至受到恐怖圖像的驚嚇,紓解觀眾心理反應。於看展前進入電梯,先播映簡介影片,預告展覽開始。慘酷的圖片區前均有牆先遮住,牆上電視預告此區展示,不願不敢看的人可先避開。展覽開始前段有二間小型放映室,提供大量資訊,並可舒緩觀賞流速。2.到世界各地蒐集展示文物:為避免否認大屠殺事件者反對抗議,決定以真實的證物、文件展出。藝術品不選入永久展,以避免引起情感性的反應,文物只考量其文獻與歷史證據的價值。蒐集展示文物時與蘇聯、歐洲各國,尤其東歐共產國家建立密切聯繫與友善關係,並獲得大量的實物、照片、影片、檔案,複製文獻微捲。3.設計每段展覽的主題、位置和順序及細節:共三大部份分成80個段落,一走出四樓電梯,迎面就是黑牆上HOLOCAUST的9個大字母及以Americans Encounter the Camps的放大照片,令人震懾。以下依序為:
Ⅰ THE NAZI ASSAULT
(1) BEFORE THE HOLOCAUST
(2) THE TAKEOVER OF POWER, 1993
(3) THE TERROR BEGINS
(4) BOYCOTT
(5) THE BURNING OF BOOKS
(6) NAZI PROPAGANDA
(7) THE SCIENCE OF RACISM
(8) THE NUREMBERG RACE LAWS, 1935
(9) FROM CITIZENS TO OUTCASTS
(10) JEWISH RESPONESES
(11) NAZI SOCIETY, POLICE STATE
(12) TECHNOLOGY AND PERESCUTION
(13) EXPANSION WITHOUT WAR
(14) MUNICH: THE DISMEMBERMENT OF CZECHOSLOVAKIA
(15) NO HELP, NO HAVEN: THE EVIAN CONFERENCE OF JULY 1938
(16) “ENEMIES OF THE STATE”
(17) NIGHT OF THE BROKEN GLASS, 1938
(18) SEARCH FOR REFUGEE
(19) THE VOYAGE OF THE ST. LOUIS
(20) TO SAFETY
(21) THE WAR BEGINS
(22) TERROR IN POLAND
(23) MURDER OF THE HANDICAPPED
THE HOLOCAUST
(24) IN WESTERN EUROPE
(25) ANNE FRANK
(26) GHETTOS 1940~1944
(27) THE WARSAW GHETTO
(28) THE LODZ GHETTO
(29) THE JEWISH COUNCILS
(30) THE KOVNO GHETTO
(31) THERESIENSTADT
(32) DEFIANCE
(33) CHRONICLES
(34) INVASION OF THE SOVIET UNION
(35) THE MOBILE KILLING SQUADS
(36) BABI YAR
(37) HOLOCAUST IN ROMANIA
(38) THE WANNSEE CONFERENCE, 1942──THE DICISION TO KILL ALL JEWS
(39) GENOCIDE AS STATE POLICY
(40) THE WARSAW GHETTO UPRISING, PASSOVER 1943
(41) DEPORTATIONS
(42) HIDING
(43) RESETTLEMENT IN THE EAST
(44) IMPLEMENTING THE FINAL SOLUTION
(45) KILLNG CENTERS
(46) WHO SHALL LIVE AND WHO SHALL DIE
(47) PRISONERS OF THE CAMPS
(48) SLAVE LABOR
(49) AUSCHWITZ
(50) MURDER BY GAS
(51) WH WASN’T AUSCHWITZ BOMBED?
(52) FACE-TO-FACE WITH DEATH: SHOES
(53) TATTONING AND SHEARING
(54) BODY DISPOSAL
(55) THE FINAL DAYS OF A SHTETL
THE LAST CHAPTER
(56) RESCUE
(57) SAVING THE JEWS OF DENMARK
(58) LE CHAMBON-SUR-LIGNON: A CITY OF REFUGE
(59) ‘ZEGOTA
(60) WAR REFUGEE BOARD: SO LITTLE SO LATE
(61) WALLENBERG AND HIS FELLOW RESCUERS: BUDAPES 1944
(62) THE FATE OF BULGARIAN AND ITALIAN JEWS
(63) THE WHITE ROSE
(64) RESISTANCE AND REPRISAL: LIDICE
(65) BEHIND ENEMY LINES
(66) RESISTANCE
(67) GHETTO REVOLTS
(68) JEWISH PARTISANS
(69) DEATH CAMP UPRISINGS
(70) DEATH MARCHES
(71) LIBERATION
(72) CHILDREN
(73) THE KILLERS: THE NUREMBERG TRIALS
(74) EICHMANN IN JERUSALEM
(75) TRIALS THROUGHOUT EUROPE
(76) DISPLACED PERSONS
(77) POGROM IN KIELCE
(78) THE RETURN TO LIFE
(79) EXODUS
(80) A NEW WORLD
當生命獲得新生機會,在見證室播放的影片,不斷訴說著生還者的心路歷程。

三、微觀設計(Micro Design):揀選展示文物,並將其分配於各段展示中,視聽展示安排亦為主要項目。展示品包括照片、影片、地圖、文物和展覽說明。視聽設備以生動的影像和音聲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緊扣其心理反應,加深印象,能增強展覽的預期效果,但不能取代整體的展覽。與史物、展品一同展示的銀幕,必須與展示主題相關,且是短片或幻燈集,目的在加強印象,提供更多資訊,不阻礙觀看的流速。視聽設備是新穎的科技,能吸引年青人,但應避免喧賓奪主,削減展覽的正面意義。永久展共有59台monitor,2部短片,1部長片可供觀賞。

H館的展覽模型和展品委員會(The Content Committee)
當Macro Design完成後,設計家製作一個1:12的模型,將整棟建築物和展覽內容呈現出大樣來,並包括電腦學習中心(The Wexner Learning Center)。模型提供計劃群研擬將來的展覽實況,並提供給委員會、公眾人物、捐獻者、新聞人員、博物館專業人員等參觀,並採納其提供的建議。Councils的發展委員會任命一組展品委員會人員,負責檢視和批准計劃提出的展示物,此委員會利用模型來評定各段展覽提議。計劃展覽的過程,一直面臨嚴重的政治敏感和壓力,均由委員會開會共同決定最後的結果。

選擇正式展品
微觀設計負責每一段展覽選擇最後的展示細節,永久展中最主要的元素是:照片、圖片、影片、地圖、文物和展覽說明,選定後決定編排安置的設計:
1. Visual Components照片、影片、地圖──提供絕對真實的記錄照片、影片,而且要清晰以利放大,為提供更多影像採用monitor逐一放映,影片需有文字說明,地圖延請專家考證製作。
2. Artifacts文物──文物配合照片展覽,真實的三度空間展示文物效果較二度空間檔案照片更佳,文物是強而有力的歷史證物,沈默的歷史見證。文物可信度存疑,應剔除出展。大件文物可給予觀眾深刻強烈的印象:館內的死亡火車箱、逃難船均於施工中放入。
3. Textual Components展覽說明(panels, labels, captions)──在史實敘述博物館中,展覽文字說明提供展示文物和視聽影像的背景,聯貫各段史實順序,是展覽的主要次序架構,但須簡潔、易懂,避免價值判斷,與展覽精神相容,將展覽內容清晰地展呈於觀眾面前,以達到良好溝通。儘量刪除過當的敘述,避免感性評論,開展後仍然需接受意見、查證後不斷修正。
4. From Design To Installation從設計到安置──每段落展出實物選定後,設計者需提供一份設計草圖或全尺寸模型,供計畫群評審,考量史物和美學的雙重要求下的平衡,設計者再完成最後圖面。展覽製作者(Fabricator)按圖面製作施工後即進行安置定位,為求展覽品質,計劃群和設計者督導安置進行,並進行測試聲音、燈光、使用狀態,亦可邀請專家和民眾試行提出意見,調整展出。

觀眾和受難者的關係
展覽是為觀眾而設的,展覽的意義必須清晰明白地傳遞給觀眾,將展覽的企畫理念表達出來,以達到展覽的教育目的。觀眾是展覽的運作對象,如何喚起觀眾迴響,使博物館與觀眾直接溝通,因此博物館必須掌握觀眾的心理反應。設計群不願觀眾只有慘劇的印象,試圖多方展示受難者生活的人性面,在設計的方法上,有數個單元較為生活化。例如:a. Life Before Holocaust──展示大屠殺前一般的生活面。b. On the Eve of Destruction──攝影家鏡頭下的戰前東歐猶太人生活。c. Tower of Faces──三層樓高的牆上排滿著Ejszyszki小鎮猶太居民的生活照。d. Oral Histories──展覽結束前,讓觀眾在見證室坐下來聆聽觀賞生還者的見證影片。e. ID Card──參觀前每人領取一份受難者ID Card帶著上4樓進入展覽場,隨著指示逐頁翻開,並建議前往電腦中心查閱更多資料,讓觀眾接近受難者,感同身受。展覽中已將恐怖殘酷鏡頭、畫面減到最低,文字敘述也以低調處理,慘烈照片展示區前設保護牆。

H館的教育方案
‧ 以展覽激發觀眾的感情,樹立對史事的印象,獲得相關的知識,並導致道德的思維。
‧ 博物館的教育設備包含:
a. 圖書館及檔案室(隸屬於Holocaust Research Institute)──5樓
b. 電腦學習中心(Wexner Learning Center)──2樓
c. Gonda Education Center(提供學生團體及成人社團學習)──地下樓
d. Educational Resource Center──地下樓
e. 兒童博物館(“Daniel’s Story’’Exhibition) ──1樓
f. Public Programs公眾推廣節目,可在下列二廳上演:
(1) Joseph and Rebecca Meyerhoff Theater──地下樓
(2) Helena Rubinsten Auditorium──地下樓
. 與區域性的教師團體合作,訓練Holocaust歷史老師。
. 學生團體參觀提供觀展前簡介(Orientation)及參展後討論。
. 每年舉辦全國性的作文競賽,評審團由教育家、歷史學家、作家和Holocaust生還者組成,優勝者參加頒獎典禮獲贈Holocaust書籍全套並參加博物館的特別參觀導覽。
. 每年舉辦全國性的藝術競賽。
. 晚間活動:提供予成年人參與研討Holocaust的藝術與歷史,舉辦演講和討論會(邀請學者專家參與),討論新書,討論當代的人文政治熱門議題,也發展非猶太Holocaust受難者的研究。
. 舉辦Holocaust相關室內樂演奏會,影片放映。
. 安排特別社團的團體參觀、演講和討論會。
. 夜間的教育活動是博物館和當代社會溝通的重要管道,例如:1994年的波希米亞和盧安達事件討論。

研究機構(The Holocaust Research Institute)
1993年12月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The Holocaust: The Known, the Unknown, the Disputed, and the Reexamined”,百餘位Holocaust學者與會,並正式宣布成立。其宗旨在促進Holocaust研究,蒐藏重點由Holocaust Museums Academic Committee決定為:
a. Holocaust歷史和文獻。
b. 道德和Holocaust。
c. 類似的滅族(Genocide)研究。
d. Holocaust對當代社會與文化的影響。
e. 難民和求援。
f. 官方和大眾傳播媒體有關滅種(族)的傳佈。
其範圍涵蓋歷史、政治、哲學、宗教、社會、文學、心理學和其他學術領域。
‧ 提供學術獎金支援館員從事研究與著述,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和演講。
‧ 提供館內各項教育研究活動所需之文獻、照片、音樂、影片,並回覆館外人士徵求(詢)之資訊。
‧ 希望能建立super-catalogue,將有關主題之所有文獻、照片、影片、錄影帶、錄音帶及文物、藝術品同時提供給需求者。
‧ 與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博物館、圖書館和文獻檔案中心,保持良好之聯繫關係。

文獻蒐藏(archival collections)內容
1. Textual Archives:約2,000,000頁;來自世界各國,但以蘇聯和東歐國家政府檔案最豐富。
2. Photo Archives:約40,000張影像images。
3. Film and Video Archives:約200小時documentary footage,約100餘部Holocaust相關的電影。
4. Oral history:約15,000 audio,2,000 video interviews見證者的口述史料。
5. Holocaust music collection:收集歌曲及orchestral music,並製作CD、錄音帶。
6. A un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Center’s database:為Wexner電腦學習中心製作資料庫。
7. The Benjamin and Vladka Meed Registry of Jewish Holocaust Survivors:約10萬名現居美國的生還者及其眷屬之姓名照片、與事件有關的傳記資料。

兒童博物館
經過與心理學家的諮商,在H館建議11歲以下的兒童不宜參觀永久展覽,並在一樓設立兒童館展覽“Remember the Children: Daniel’s Story”供8~11歲的兒童及成人家長參觀。
兒童館的展覽以故事敘述方式作為展覽的方式,史事根據一本虛構兒童日記,以兒童觀點詳述Holocaust的歷史,展示他生命一段艱難與悲傷的歷程。故事雖為虛構,展覽中的文物與歷史背景是絕對與史實符合的。
展示方式:
1. 不採用平面資料(照片、文件等文字敘述)。
2. 以實物佈置三個主要展示空間。
a. 德國中產階級的家,室內佈置(Holocaust之前)。
b. Lodz ghetto的拘禁房間佈置
c.Auschwitz的拘禁房間佈置
3. 二種電影短片放映,做為展覽引言和結束。
展覽結束出口前,有一間留言室,提供紙筆讓參觀者畫出或寫下他們的感想,製成卡片,投入出口前的郵筒內,與館方溝通意見。留言室的牆上貼著以前已來參觀過的兒童製作的留言卡。
其他與兒童有關的展示品為地下室Wall of Remembrance,貼滿兒童所作有關Holocaust的手繪磁磚,以及由九位才藝兒童表演Holocaust兒童經驗的劇場及合唱團表演,稱為The Creation of a Children’s opening event。

電腦學習中心(Wexner Learning Center)
‧ 以最進步的科技提供個別學習的個人學習中心,使用者可依自己的興趣,觸動銀幕選擇主題,並以自己的步調吸收資訊,與參觀展覽時會受到週遭環境影響,並需順著參觀路線和流速前進所牽制大不相同。
‧ 目前安置24部電腦,提供的資料庫包括:
a. 二部百科全書
(1) Encyclopedia of the Holocaust
(2)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1933-1945)
b. 照片4500張
c. 檔案影片 (與d.口述歷史共計22小時)
d. 口述歷史(見證人訪談)
e. 地圖500餘份
f. 音樂共10小時
g. Holocaust事件史事日誌(1933-1945)
.以網路連接資料庫,提供影像、聲音。
.使用簡單,適於任何背景的使用者。
.將計畫與全國各學校電腦系統連線,將博物館的資料推廣普及。

特別展覽
為補充永久展覽的不足之處,舉辦特別展可加強細節,並提供更豐富的資料。。此外特別展也是Holocaust Museum展示Holocaust相關藝術與未包括在永久展覽中收藏品的好機會。甚至反映著博物館的生命力,成為召喚觀眾再度觀展的吸引力。
Holocaust博物館的自藏品和長期借展的文物總計約有26,000件,但在永久展覽區只用了約1,000件的文物,這些文物不但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未來歷史研究的史證,同時也為生還者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因為藉著捐贈其文物,生還者可確知其紀念品將被永久藏存在一個最佳的收藏處。Holocaust博物館的藝術品收藏用於教育目的的功能更多,因其永久展覽中是不展示藝術品的。

出版
1. 出版品除學術性的研究專論外,還有期刊Journal of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
2. 與Holocaust相關的史述,如美籍營救英雄Varian Fry的Assignment Rescue。
3. 兒童層級的Holocaust閱讀資料,小說及Holocaust集中營兒童的文藝集。書店裡面有整面牆的兒童及青少年讀物。

結語
最後以一首H館1994年徵文首獎青少年的詩,作為H館介紹的結束。
  I am the pen
  that will remain to teach the world
  to never forget this nightmare in history.
  For if this is forgotten
  this world will return to the land of nightmares.
  The land where children
  will die dreaming
  for a tomorrow
  that they will never see.
  Where mothers will cry out for a family
  that will never return.
  Where fathers
  will never live to mend
  their family in freedom,
  and where the dying
  will die forgotten
  I am a dreamer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1996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一大早,搭乘友人的車,趕赴National Airport,攜帶行李裝滿了在Mall區的博物館買的書籍、紀念品。往機場的沿途,樹木參天,景緻宜人,夏綠冬雪,美國首府的風情令人流連。當飛機起飛後,臨窗正好可鳥瞰Mall的全景,翠綠大地,波多馬克河河岸蜿蜒。回想一週來在友人陪伴下,整日穿梭於Mall區,所看所想全是博物館內的展示:美術的、工藝的、科技的、歷史的……,人類精神文明光采;而進出大屠殺紀念館三次,卻在心中糾纏著歷史的光采與傷痕,在飛機上我這樣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有著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展示著我們這塊土地上的自然樣貌、人文發展、政經變異……種種的歷史資產,不論它是光采的或灰暗的!或許228紀念館是一個開始,一個深沈而不懈的歷史課題的開始。而我將趕赴另一個城市──洛杉磯,去拜訪寬容博物館、日裔美國人紀念館,去找尋歷史與空間、人與歷史的對話故事。



1997/01/10 空間第90期 文/曹欽榮


參考書目:
1.《The Holocaust Museum in Washington》,Rizzoli,New York。本書圖文俱佳,可廣泛了解H館軟、硬體的規劃特色,亦是本文主要取材的對象。
2.《The World Must Know──The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as T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H館出版。詳細解說、記述永久展的每一段展出內容。
3.《Preserving Memory──The struggle to create America’s Holocaust Museum》,Viking,New York。本書對於H館從無到有的過程,有非常深刻、多面的討論,從中可以了解一座歷史紀念館誕生的曲折故事。
4.《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Architecture in Detail》, Phaidon, London。
5.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1993年2月號。
6.Architecture Record,1993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