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欽榮
前言
本文嘗試探討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以下簡稱園區)(註1)定位,是否可能有機會達到世界遺產預備名單標準。當我們思考園區長期博物館政策方向時,一方面希望對觀眾傳達過去歷史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方面思索博物館如何展開未來的定位,與個別觀眾和社會(各階層觀眾的集合)進行溝通,尋求支持,明白說:就是提高、強化博物館任務,加深歷史記憶,提升地方深度觀光的品質。如果以「生態博物館」或「新博物館學」的思考切入,從所在地島嶼的自然環境和歷史累積下來的有形/無形資產出發,往世界遺產標準前進的機會,逐漸顯現。這是個具有高度挑戰性的課題,考察世界遺產名單的發展趨勢,並且正視地方發展的機會和潛力,東部的卑南遺址、蘭嶼聚落、綠島大香菇頭(黑潮洋流生態)及冷戰時期白色恐怖監獄文化組合的複合遺產,構成了東部人文與地球史演化的多樣性變遷下的遺產特質,黑潮洋流及深海生物研究是另一個有待深入挖掘的領域,而園區場域正是組構人文/自然複合遺產的絕佳基地。
園區基本宗旨從人權歷史出發,擴大當代積極意義的「人權」思維,園區宗旨涵蓋了和平文化、島嶼生態的深遠意義。(註2)筆者曾經提出以園區和全世界最大團塊微孔珊瑚-俗稱「大香菇頭」(綠島石朗近海浮潛區),結合為世界遺產的操作方向,認為歷史和自然累積下來的有形/無形資產,已經提供我們可能的機會,筆者長期參與園區相關事務,認為有義務和責任試著讓大家對園區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園區過去9年的累積成果,在比較觀點對照下,園區不只是綠島、台東、台灣的園區,園區可能形塑為具有東亞、亞洲、甚至全球的共同遺產價值。期待我們的社會透過論辯,建立共識:邀請對方分享過去的歷史,開展面對新世代的想像能力,促使園區作為新型態的生態人權博物館,在這樣的政策思維之下,才能提升園區作為世界遺產的機會,造福地方,甚至整合已設立的台灣人權景美園區,形成以生態/人權研究為主題的複合式遺產。
兩個園區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台灣台東綠島)及台灣人權景美園區(台灣台北新店)分別於2001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2007年12月10日開放。中央政府成立兩個園區,象徵我國在21世紀開始的民主化發展過程,呼應歷史及社會的要求,這是當代社會面對「剛剛過去」的歷史的新生文化事務,「剛剛過去」的「歷史真相」還在持續挖掘,面對歷史的態度及詮釋,社會各層面從定見到深刻對話,難免有不同的聲音和思維,甚至互相拔河,跌跌撞撞,我們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已有研究指出台灣並未經歷嚴謹的「轉型期正義」過程,2009年4月,景美人權園區改名風波,是設立此類園區博物館在不同社會力「拔河」之下反反覆覆的「新生事物」的表徵現象。
前述兩個園區同屬民間所稱白色恐怖時期的監獄空間,延續中央政府已設立白色恐怖受難者「補償基金會」(註3)機制,照說設立這類園區是國家「民主轉型期」很重要的持續工作的一部分。從空間的歷史時間分層(layers)來看,兩個園區統攝、涵蓋了整個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註4),參照國外案例,甚至具備立法訂立為國家人權紀念地(National Memorial Site)的條件。因此,如何保存相對於其他白色恐怖遺址而言比較完整的兩個園區,想像新型態的生態/人權博物館的功能,如設立亞洲的人權研究/交流中心(景美園區),提供全民親身體驗監獄空間氛圍、感受歷史述說故事,從深化民主日常生活視角來看,它是全民為確立民主價值的寶貴資產,園區是「過去」負面歷史遺留下來的空間遺址,以「現代」的博物館經營政策運作,面對、展開社會建構「未來」方向的探索。
這類園區並不是自自然然會在每一個經歷民主轉型的國家理所當然的設立,它的設立過程往往面臨國內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糾葛和國際社會人權思潮、歷史反省態度的相互影響,因此,國際上相關的這類紀念館、博物館、園區,各有不同歷史脈絡的面貌和未來定位的想像,1955年設立的廣島原爆資料館就是個例子,在不斷演化中增加/調整博物館使命,廣島從「原爆受害」城市進而推進為全球「非核城市」、「和平城市」而努力。2009年,首度在台灣舉辦和平博物館論壇和「世界的和平博物館」特展,就是希望從論壇、特展內容呈現的比較觀點,幫助觀眾擴展我國對這類園區從陌生到熟悉的認識,並且珍惜我們特有的兩個園區,如果我們經營得有目共睹,將具有象徵華人世界走向民主自由的積極意義。
以下將先說明本園區與兩種國際博物館趨勢有密切的關係,然後說明園區有機會朝向世界文化遺產標準來操作。
兩種國際博物館趨勢
筆者已在另文說明我國的兩個園區性質與ICOM(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的國際委員會之一的ICMEMO(紀念公共暴力受害者的紀念館國際委員會)宗旨相關,並且與「為了和平的博物館國際網絡」(INMP)具有國際交流的深厚潛力,園區2009年系列活動「世界的和平博物館」特展,有賴於INMP已召開六屆「國際和平博物館會議」累積的豐富資訊。我國的兩個園區未來應該朝向立法設立常設博物館機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兩種博物館組織,是深化民主、活絡園區政策的可行之路。
第一、ICMEMO(註5):ICMEMO成立於2001年巴塞隆納ICOM年會,主要由歐洲國家相關紀念館界人士所推動,成立這個委員會為了反應20世紀激盪的歷史所帶來的今天博物館發展的新課題,前文提出設立此類紀念館是「新生事務」,在國際社會亦然,只是國際社會中的先進國家已經從陌生到熟悉來處理這類的紀念館新課題,鄰國日本、韓國參與較深,而我們的民主化過程處於政治意見激烈拔河的拉扯之中,忽略了兩種國際博物館潮流已清楚提供我們兩個園區主要政策的有益參考。
ICMEMO的目標是「鼓勵負責的歷史記憶」,藉由教育及運用和平利益的知識去增進文化合作─這也是ICOM的聯合國夥伴組織UNESCO的主要目標。這些紀念館的目的是紀念國家、社會決策及意識型態鼓動的罪行下的受難者。這些機構通常位於原先的歷史地點或倖存者為了紀念目的所選的地方,它們藉由保存一種與當代社會強烈連結的歷史觀點,尋求傳達歷史事件的訊息。我國的兩個園區完全符合ICMEMO的定義和目標,ICMEMO所指涉的紀念館不外下列範疇:(1)公共罪行與受害者;(2)近代歷史;(3)民主發展;(4)社會和解與團結;(5)人類和平;(6)與當代社會、政治的密切關聯;(7)近代歷史紀念館和國際性和平系列博物館的交流。紀念館做為當代特殊的文化機構,除了與觀眾溝通歷史真相之外,紀念館也肩負不同於傳統歷史博物館的文化使命-在公民社會中以「和解」共存為基礎,建立積極意義的和平文化,紀念館作為「轉型期正義」的文化機構,還未被充分討論。
第二、INMP(註6):「為了和平的博物館國際網絡」最早稱為「和平博物館國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eace Museums),自1992年以來,已經舉辦六屆國際和平博物館會議,建立起各國「為了和平的博物館」所組成的國際網絡。從名稱的演變來看,什麼樣的博物館是「和平博物館」,充滿各種紛紜的說法,如何定義「和平」、「和平博物館」,和平博物館能為我們做什麼?這些議題在歷屆會議裡激盪(註7),INMP很難以「為了和平的博物館」名稱統攝歷史脈絡相異的所有個別的紀念館。但是,在討論全球化/地方化議題熱烈的此時,因為各國各地的此類博物館互相之間「地方脈絡」的差異,帶來各自文化現象的全球化與地方化的對話機會,「和平」的字義在對話過程,已跳脫傳統消極的避免戰爭或直接暴力的意涵,而更積極的「和平」意涵,指向消除人類潛能發展的一切障礙:如直接暴力、結構性暴力或機構性暴力、文化性暴力等等。在地性的紀念館各式各樣,很難都歸類為和平博物館,但是它的教育意涵,期許觀眾思考建立和平文化的內容和方法,在這個意義下,園區雖然是紀念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博物館,它也是積極意義下的「為了和平的博物館」。
園區與世界遺產
(一)學習羅賓島
拘禁人犯的偏遠離島轉化為世界遺產,最有名的應屬新南非的「羅賓島博物館」,曾經關在羅賓島的新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1994-1999 )曼德拉說:「轉換這個島成為人權、希望、和平及和解普世價值的世界典範。」現在,羅賓島成為「彩虹之國」的自由、人權的全球象徵。
新南非政府是將羅賓島定義為:「從一個孤立、嚴酷、斷裂、人類暴行的島,轉變為呈現抵抗、人類精神克服困難的勝利、彰顯建立國家價值/人權/國家和解的地方。」1994年南非開始民主化,1996年南非政府宣布羅賓島為南非國家紀念碑/國家博物館,1997年成立羅賓島常設管理機構並開放參觀,1999年列為文化機構法下的機構,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列為國家遺產地,羅賓島開放10年後,開始進行「整合性的保存管理計畫」(ICMP,2007- 2012)五年計畫,五年計畫設定總目標:蒐集/研究遺產資源、提供優越管理、遊客管理經驗、溝通及詮釋遺產價值、組織合適的行政作業、強化機構能力、提供必需的人員/基礎建設、確保永續的財務、改善公眾認知和推廣遺產。ICMP的願景有:1.反映政治監獄地景及歷史分層的檔案記憶;2.鼓勵人民論辯及終身學習;3.推廣民主原則和人權;4.從世界級的遊客經驗推廣遺產帶來的感受和精神。為了達到願景的核心目標的作法:1.整合性管理取向和方法的應用;2.強化普世親近性;3.改善詮釋和公共計畫;4.遺產管理政策的回顧和應用;5.透過保存管理策略確保遺產的意義;6.提供永續經濟力的機會。為了確保5年計畫落實執行力,必須符合國家遺產資源法案(1999)、環境和旅遊部計畫、南非世界遺產法案(1999)、UNESCO世界遺產公約等國內外法令的立法精神。
這裡無法詳細說明羅賓島如何成為世界遺產的操作過程,但是,從綠島在西太平洋的位置來看,20世紀下半葉東西冷戰西太平洋島鏈封鎖線上的白色恐怖監獄島(註8),從1951年新生訓導處關押政治犯,持續到1987年台灣解嚴,37年期間,火燒島是恐怖的象徵,世界並不了解它。今天的綠島從這樣的歷史視角來理解,如何為園區定位也關係到世界的冷戰史。
(二)面向未來
不論是前述的ICMEMO館或為了和平的博物館,自1970- 80年代以來,這些館還在蓬勃發展持續增加中,這些見證20世紀史的博物館,多數也是以近代歷史為主要展示敘述的紀念館,它為什麼持續快速增加,它的重要性何在?本文無法盡述,這裡要提出的是園區經過9年的累積,雖然看不到園區遺址現場明顯的大變化(註9),但是透過摸索的過程,2004年確立了園區範圍,2008年確立它的未來面向:人權歷史、島嶼生態、和平文化三大宗旨。羅賓島以世界遺產吸引每年40萬遊客,綠島這幾年的遊客在30到40萬之間變化,到綠島遊客旅遊目的主要是因為離 島美麗的珊瑚礁浮潛活動,帶來相關觀光產業發展,參觀監獄地景是旅遊附帶目的之一,參觀園區還不是遊客主要旅行目的。因此,如何以園區作為世界遺產的前瞻性思維,結合東部現有觀光資源,應該是未來綠島與台東在地思維面向全球的機會之一。
(三)世界遺產機會
在最近的將來,台灣並非聯合國(UN)會員國,提出世界遺產申請的機會並不容易,但是,依據UNESCO的「WORLD HERITAGE CENTRE」有關「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操作指引」(Operational Guidelin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附件5(Annex5, p97-109)「世界遺產提名名單表格」(Format for the Nomination of Properties for Inscription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假設性撰寫以「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為核心區(或與大香菇頭互換)及「大香菇頭」做為備選指標區,綠島全島及海域作為緩衝區的世界文化遺產申請操作練習過程,其中發現明顯缺乏或有待改善的措施不少,卻提供我們未來導正的機會,其中有關法律地位、保護管理機制、保存監測、多樣的基礎研究報告、目前發展狀態,明顯不足或具有部分改善可能,未來需要以長期計畫逐年強化相關配套機制。
從記述標準、顯著普遍價值、比較分析、完整性及真實性來看,園區曾經關押來自全中國各省、海外僑民、台灣各地各種職業的人士,政治犯長期在綠島上留下的無形文化資產,相當可觀。曾經兩度監禁在島上而刑期超過30年的政治犯超過30人,可能是世界上其他作為監獄的島嶼所沒有的紀錄。園區見證人類於20世紀下半葉東西兩極冷戰對抗下的歷史、世界上戒嚴最久的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在亞洲西太平洋國家民主化的文明過程當中,具有重大意義,園區象徵人類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所顯現的顯著普遍精神價值,符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操作指引」p19-20 Paragraphs77所述第6項標準。(註10)
「大香菇頭」與園區可互為核心區備選對象,代表附近黑潮海域海洋生態的變化指標,綠島沿岸四季皆可下海潛水研究,不受氣候季節之影響,加以交通便利,飛機場、港埠、路上交通系統完善,便於研究進行國際交流,深海層尚有許多未命名的海洋生物。符合第8點標準,屬於活生生地紀錄地球歷史的證據。
結論
根據世界遺產的申請規範,筆者認為園區至少應依世界遺產標準預備名單的操作準則做為努力的方向,考慮以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審慎理解現有相關文獻的過去紀錄,正視目前發展的問題及瓶頸,整合東部地區潛力點的優勢,將海洋生態、人權園區及南島遺址列為東部、綠島三大遺產指標,積極藉助現有行政措施妥善管理,並參考全球INSULA(註11)豐富發展經驗,擬定島嶼永續(廣泛執行再生能源計畫)發展政策,逐年按計畫提昇並符合世界遺產準則,將有助於新型態的生態深度觀光發展,加上園區具有國際新興且特殊的Dark Tourism(暫譯悲暗觀光)性質,這些因素是綠島、台東參與INSULA的台灣特色,對國際社會具有實質的吸引力,相信有助於提升東部地區別具意義的國際旅遊層級,這不只是一個有用可行、本益比高的未來策略,也是自然及歷史艱辛條件帶來給綠島、東部及台灣的珍貴遺產,更是世界遺產的標準所代表人類的普世價值帶給我們的啟示,值得我們善待珍惜,努力以赴。綠島文化園區不只是表彰20世紀下半葉台灣從長期戒嚴走向民主化的博物館,而且是具有結合島嶼生態、海洋研究、環境權的園區,面向世界文化遺產標準的以「人權/生態」為宗旨的新型態博物園區。
【註釋】
註1: | 園區自2001年第一次規劃開始,之前稱為「綠洲山莊史蹟館」、規劃時稱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2006年之後曾經稱為「綠島文化園區」、「台灣人權綠島園區」、「綠島文化園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產生名稱變化的背景,表徵了社會對民主化後設立「紀念性博物館」的新生文化事務的紛歧意見。 |
註2: | 2008年5月園區出版第一本導覽手冊《台灣人權綠島園區導覽手冊》揭示:人權歷史、生態島嶼、和平文化三大宗旨。50年代集中營式的新生訓導處時期的受難者曾經經歷上山下海與自然共生共營的生活,今天,他們仍然感受到生態島嶼的宗旨,但是,也有受難者曾經提出白色恐怖歷史與和平文化有什麼關係,因此,設立紀念園區的定位涉及在對「過去」真相的詮釋、對「現在」能做什麼的探索、對「未來」定位的想像,必須透過社會公開論辯。 |
註3: | 全稱「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詳見該機會網站:http://www.cf.org.tw/about.php |
註4: | 台灣戒嚴時期1949.5.20- 1987.7.15,目前,相關白色恐怖監獄或看守所,多已改變用途,只有兩個園區具有規劃為歷史紀念館的遠景。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於戒嚴時期存在兩個政治犯監獄:新生訓導處(1951-1965)、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1972-1987,俗稱綠洲山莊);景美人權園區於戒嚴時期稱為「景美看守所」(1968-1987)。 |
註5: | 詳見ICMEMO網站:http://icom.museum/international/icmemo.html。 |
註6: |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Museum for Peace(INMP)詳見:http://www.museumsforpeace.org/index.html。為了和平的博物館國際網絡,以世界和平博物館會議作為國際交流、推動和平教育的平台(第一屆於1992年在英國舉辦,第二屆於1995年在奧地利舉辦,第三屆於1998年在日本舉辦,第四屆於2003年5月5-10日在比利時Flanders舉辦,第五屆於2005年5月1-6日在西班牙Gernika-Lumo舉辦,第六屆於2008年10月6- 10日在日本京都/廣島舉辦)。筆者曾出席第五屆、第六屆會議。 |
註7: | 請參考INMP第六屆京都會議,大會集結出版歷屆會議論文集:Museums for Peace: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註8: | 島鏈上的沖繩美軍基地,在冷戰之後仍然存在,引發沖繩住民極度關切。 |
註9: | 園區遺址的時間與空間分層,9年來,因為規劃探索過程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地景改變。 |
註10: | Criterion vi : be directly or tangibly associated with events or living traditions, with ideas,or with beliefs, with artistic and literary works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significance.〔The Committee considers that this criterion should preferably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criteria〕 |
註11: | 詳見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for Island Development網站:http://www.insula.org/。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